本科学历逐渐普遍引发在职读研热
近几年,我国在教育领域取得的进步巨大,普及高中的概念有望在2020年得以实现,教育的普及,将会培育出更多高学历人才。而随着本科院校毕业生的逐渐普遍,当下的求职壁垒也越来越高,从刚刚恢复高考时,大学毕业的学历就可以当大学老师,到现在北上广的大学教师至少是博士学历以上。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也使得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要想在职场中脱颖而出,首先得提高自己的“硬实力”——文凭。如今,文凭在就业市场中占据较大优势,不仅造成应届生考研热,许多在职人员也纷纷去国内知名院校深造,以提升自身竞争力。
相比出国深造所要面临的巨额费用,国内在职研究生则更受职场人士的青睐。一般来说,在职研究生就读有两种受众群体,一种是刚刚毕业一两年的职场新人,他们处于职场新鲜期,对于未来的规划还不够明确,部分新人也把在职研究生看作是一次换专业的机会,继而重新开始职业生涯规划;而另一种则是工作了五到十年的年轻骨干,他们处于升职发展期,需要提高学历从而得到晋升的空间。
单证变双证,“在职”向“非全日制”过渡
2016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按教育部要求,从2017年起录取的研究生,从培养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区分,二者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这一新政的出台,意味着“在职研究生”的说法今后将统一向“非全日制研究生”过渡。区别于此前在职研究生的“单证硕士”,非全日制研究生变身为拥有学历证和硕士学位证的“双证硕士”。这一变化,对想继续深造的在职人员来说无疑是个福音,不仅文凭的含金量有所提升,其社会认可度也大大提高。
非全日制研究生之所以受到在职人士偏爱,也因为它所具备的独特优势。目前大多数公检法系统、公务员、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乡镇企业等在职人员,都选择非全日制研究生来提升自己,除了真正能学到知识和技能,学历的提升也对他们日后评职称、加薪晋升作用颇大。并且,非全日制研究生学习时间灵活,一般在周末或假期授课,还可以选择网络或函授的形式,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值得一提的是,具有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资格的院校大多都是名校,不仅上课质量有所保证,还能扩展自己的人脉圈,在职读研学员来自各行各业,阅历经验深浅不同,研究生同学圈会带来更多书本外的收获。
选择专业切勿盲目,再深造是为了学有所用
自去年新政出台后,专业又一次被打乱,这使得很多想在职读研的人员在选择专业时,感到眼花缭乱,无从下手。目前在职读研有两种报考方式:一月联考非全日制研究生和五月同等学力申硕。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学历教育,而后者是非学历教育,更注重学术培养,同等学力申硕是先入学后考试,考试通过后只能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学历还是本科。可以说,同等学力申硕是学位教育的一种,是国家为了满足职场人员对知识、技能和学位专门开设的,在授课过程中,同等学力申硕在职研究生更注重学员业务能力的提升,恰恰这也是大多数职场人员所欠缺的。
2017年是“在职研究生”更名“非全日制研究生”后的第一年,全国研究生招生形势的变化,使得优质生源向名校集中,地方高校招生难度加大,许多高校未能完成招生计划,尤其是非全日制招生计划。部分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高校,开始纷纷向报考生抛出“橄榄枝”,一定程度上挽回了缺失局面。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网对2017高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按专业录取人数统计,华南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山大学、云南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管理类专业录取人数最多,并超额完成招生计划。而工程类硕士专业的招生计划完成情况不太乐观,甚至出现多个专业“零”录取的情况。
近几年,管理类专业因其涵盖职业领域较广,考试难度相对不大,算得上是在职读研中的热门专业。大多数职场新秀,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是比较模糊的,所以在选择专业时,很容易迷茫。继续深造是为了学有所用,想要选择匹配自己的专业,首先要弄清在职读研的目的,升职、转行或是兴趣,然后再结合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判断;选择时要消减名校情结,不要一味只关注是不是名校,而忽视了专业的重要性;切勿盲目跟风,要知道适合别人的“发型”,不一定就适合自己。本期排行榜根据招生人数和录取人数,罗列了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同等学力申硕的热门院校及专业(管理类专业除外),也是为了给想要进一步深造的人员提供更多的选择。
结语
不可否认的是,一些人一直对在职研究生的实用性表示质疑,认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含金量相差甚远。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收获多少,其实主要还是取决于个人的努力程度。教育部去年“改版”在职研究生这一政策的出台,可以看出国家对于现今继续教育发展的重视程度,非全日制研究生如今在社会的认可度越来越高,相信用不了多久,这些质疑声便会随风消散。要知道无论是学历教育,还是非学历教育,都是我国终生教育体系发展中不容忽视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