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消费金融企业TOP15

2018-05-12 DBC 德本咨询/寒月

index.jpg

信用是品牌核心,谁打造它,它就使谁成为老大

千帆竞渡,谁主沉浮?


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近年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尤为突出。超前的消费理念与资金供应商的投机需求碰撞出“消费金融”的火花,随之而来的是,消费者凭借信用交换自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资金供应商则可刺激产品需求,亦可赚取借款利差,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赢。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商机。资金、消费者、企业的稳固三角搭建起消费金融服务循环系统。因各企业选择的优势切入点不同,故可将消费金融企业分为三大类别:资金系、平台系、产品系。


首先,商业银行作为传统金融机构主体,可依靠其资金成本优势提供消费金融服务,其主导成立的银行类消费金融公司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如我们所熟知的由中国银行、百联集团、上海陆家嘴金融发展有限公司等控股的中银消费金融公司,便凭借其资金成本相对优势,较为稳定的用户来源在消费金融企业中占据一席之地。


其次,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电商平台揭竿而起,集聚产品丰富与庞大客户群体两大优势,平台系消费金融企业发展如火如荼。蚂蚁金服依托淘宝和天猫作为流量入口,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当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与收入存在期限错配时,花呗则顺理成章成为广大消费者优先考虑的支付手段。


最后,产品系消费金融企业门槛相对较高,不仅品牌要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且要具有较为稳固的行业根基,目前,该类企业消费金融市场较为少见,具有代表性的便是海尔消费金融公司,依靠其雄厚的家电品牌背景,打造一体化的产品服务金融生态圈。


三足鼎立的消费金融企业掀起了新零售时代消费浪潮,而汹涌澎湃的消费浪潮又反过来推动消费金融的深层次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生生不息。

奏响“消费”交响曲的前奏,是思考消费源动力

与大多数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国民储蓄观念较强。在一定程度上受我国养老保障制度不健全的影响,更多的人选择储蓄型消费稳定未来生活,我国消费需求难以充分释放。整体看来,宏观经济结构不完善,虚拟经济催使泡沫横生,如遇经济扰动,内部系统稳定性会遭受外在环境严峻考验。与之相对,国外居民热衷当前生活的享受,敢于消费,奠定本国雄厚的经济基础,造就了消费需求影响其宏观经济发展的根本局面。


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经济全球化进程受阻,且近日中美贸易战正值水深火热之时,净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势头减弱,本国居民消费需求处于主导地位。此时,消费金融企业的“消费加速”作用尤为重要。


随着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消费金融的发展潜力正在不断释放。我国消费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消费主力由早期的60、70年代人群转为当下的80、90后两大群体。一方面,8090一代逐步成为社会劳动主力军,具有相对较强的消费能力;另一方面,新一代消费群体对未来抱有积极心态,消费理念超前,与保持长期消费平衡相比更加注重当前生活的享受。消费金融企业在消费者收入分配与消费需求不对等时发挥重要作用,消费金融往往与消费场景相联系,无论从日常生活必需品的购买还是到家电、家用车的配备,在网络环境发达的今天,都可以通过网络购物得以实现,消费金融服务拓宽了消费渠道,当在消费场景刺激下,资金不受限制时,大部分用户会做出相应的购买决策。这无疑助推了消费者的消费动力,进而推动消费经济的发展。

风险管控下,如何实现消费金融企业的华丽蜕变

一直以来,银监会以及相关机构政策利好,消费金融发展呈现千帆竞渡的态势,不仅公司种类各具特色,借款渠道也不胜枚举。用户总量空前壮大,中低端消费人群成为当前消费金融企业的服务主体。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不完善,消费金融风控系统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消费金融企业拓展业务的过程中,面对庞大的客户群体,如何做好用户信息筛选工作,甄别信用等级优质客户群是各企业应深刻探讨的话题。


风险管控成本的核心指标莫过于不良贷款率,当前,我国消费金融业务无需用户做任何抵押担保便可获取借款服务,借款门槛相对较低,无疑增加企业贷款的风险,当企业客户群体信用风险越大时,其贷款定价一般越高,长此以往覆盖公司面对的风险成本。贷款主体信用决定借款服务质量,消费金融企业的借款收益与信用成本之间的差额大体反映了该公司的利润空间,应当合理调节两者之间的平衡提升盈利能力。不良贷款必然引发借款催收问题,当贷款逾期,难以回收本金时,甚至出现暴力催收和不法催收的乱象,从电话骚扰、短信威胁到黑名单,此类案例比比皆是。除在源头把控信用风险外,传统催收借款模式已不能合理解决不良资产问题,理应探索符合各公司运营的清收模式,对症下药!


除各消费金融公司把控风险成本外,也应积极响应政府政策要求,合规拓展业务空间。2017年发布的《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明确表示,参与现金贷业务的相关消费金融企业,禁止为无放贷业务资质的机构提供资金,也应禁止自行发放无指定用途贷款,如当我们从平台成功借款时会被询问借款的具体用途。做好消费金融服务的“供给侧改革”,做到企业内部用户信息严格监管与顺应政府政策导向双轨并行,构造良好的消费金融运营环境,将实现消费金融企业的华丽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