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们已经投入互联网的怀抱。如果将手机等终端设备比作是我们与世界进行交互的触点,汽车是我们进行位移的工具(不过,在互联网技术的加持下,汽车也变成了一种终端)。那么建筑就是我们绝大部分活动的载体平台。建筑业算是一个相当古老的行业了,而在新时代下,建筑业将会有怎样的发展机会呢?互联网和大数据、BIM等一系列技术对建筑业而言到底是福是祸?
互联网+不是洪水猛兽,是解决问题的工具
互联网自诞生之日起,不仅持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各行各业。对于传统行业而言,这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和冲击。
几乎每个行业都会有互联网化的过程。作为传统行业的建筑业,其粗放型的发展模式长期处于主导地位,也由此带来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再加上产业链和服务周期长,行业的不透明、不对称也较为普遍。而过度竞争、行业产能过剩、发展疲软等诸多弊端也在影响着建筑业的发展。因此建筑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它亟待一场变革来打破现状获得重生,“互联网+”无疑提供了最好的契机。
由国务院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完善,“互联网+”新经济形态初步形成,“互联网+”成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传统行业存在的诸多问题,在另一方面也是一个好事。因为有问题就有需求,而有需求就有商机和利润。互联网+不是什么洪水猛兽,不是所谓的颠覆,它只是一种工具,一种能帮我们解决诸多问题的工具。不过,“互联网+ ”的根本还是为传统行业提升效率。“互联网+建筑”的模式,就像一座桥梁,将有供需关系的两方联系在一起,实现了双方的精准对接。与传统模式相比,“互联网+建筑”的明显优势在于快捷,高效的方面都遥遥领先于传统模式。
因此,无论是从趋势层面来看,还是从执行层面来讲,把互联网和建筑行业结合都大有可为。未来几年或将是建筑互联网化划分格局的时间,这将直接决定着谁能够成为独角兽。这对建筑行业的众多企业来讲,是一个正确的时间,而企业就是要在正确的时间里做正确的事,利用科技手段系统的补足这些行业欠缺,把握好机遇。
BIM,影响建筑业发展的重要技术
工业4.0对于建筑业而言,也是意义非凡,因为它包含着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转变。在信息技术的依托下,未来的建筑行业,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和全制造流程的数字化以及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模块化集成,将形成一种高度灵活个性、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而在这一过程中,BIM(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是促进新型工业化和建筑业信息化发展重要的技术。
最近的世界经济论坛研究了全球建筑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并确定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建模的运用可以帮助其它行业获得跨越式发展。在谈及建筑业生产力大幅提升的三个主要动力来源时,澳大利亚交错层压木材(cross laminated timber)生产商XLam的首席执行官Gary Caulfield表示对BIM的使用是其中一个方面。
BIM可以将建筑的整个流程中的各种信息始终整合在一个三维模型信息数据库中,设计团队、施工单位、设施运营部门和业主等各方人员可以基于BIM进行协同工作。在BIM技术的加持下,能够大幅提高设计施工效率、降低项目总体成本、减轻甚至避免多种经济风险。BIM的出现为建筑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是建筑业从二维向三维、从图形向数据转换的一次重大技术革命。
BIM技术由Autodesk公司于2002年率先提出,我国从2004年开始接触到这个概念。经过近十年左右的沉淀,BIM在中国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但总体而言,BIM还是在发达国家发展比较迅速,它涵盖了设计、施工和运维全过程。其中以北美、日本、欧洲、新加坡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发展尤为迅速。相比之下,我国的BIM技术大多用于设计和招投标阶段,在施工企业和运维过程中采用该技术比较少(目前仍处于试点阶段)。在BIM数据标准方面,数据孤岛和数据交换难的现象在我国还普遍存在,从而制约了BIM的应用与发展。此外,在相关人才方面,能够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制订BIM应用规划和方案的复合型BIM人才在我国施工企业中是相当匮乏的。
在大数据时代,BIM技术应用方兴未艾,目前我国在这方面虽然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但这恰恰也是发展的空间。在BIM变革创新的探索之路上,如何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共享、设计支持,施工及管理一体化,都将成为企业的着力重点,对企业及整个行业而言,都是一个良好的契机。
建筑始终要以绿色化为引领
绿色建筑的“绿色”不仅仅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绿色植物其实并不能充分体现建筑的绿色设计程度。真正的绿色建筑需要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地、节能、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并提供健康适用、高效使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当下,绿色建筑已经上升到了政治高度。《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的“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新八字建筑方针,将“绿色”视为建筑行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也已正式实施,该规划提出到2020年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将从2012年的2%提升至50%,新开工全装修成品住宅面积达到30%,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到40%,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15%。
但从目前来看,我国绿色建筑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虽然部分大型房地产企业制定了绿色建筑发展战略,并不断提高产品的绿色化水平和品质,但仍有许多企业未将其作为提升建筑品质的真正动力。且由于针对绿色建筑实际使用品质和节约资源效果所开展的后评估不足,这使得绿色建筑发挥出的综合效益不够明显。此外,绿色建筑标准体系作为引领绿色建筑技术进步、引导绿色建筑健康发展的重要依据,其执行办法还有待明确。
而从社会角度来看,绿色建筑理念还不够深入人心,社会公众对绿色建筑实质内涵的正确理解存在偏差,人们节能环保的责任意识还并未充分调动起来,消费者购买绿色建筑的意愿也缺乏动力,以消费者为主体的绿色建筑市场环境尚未形成,因此,要全面发展绿色建筑,还需加大相关的宣传力度。
尽管在部分环节上还不成熟,但未来绿色建筑所具备的极大的发展空间是毋庸置疑的。如今,互联网高度普及,以此为依托的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让绿色建筑有了一个崭新的面貌:更多民众的参与、互动,可视化因素的入驻,都赋予了绿色建筑更多的功能和作用,使其变得更加生态和人性化。作为建筑行业的增量市场,绿色建筑拥抱互联网、与新技术深度融合,不仅能给相关产业带来融合发展的机遇,也使建筑产业本身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相信实现建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真正统一的那一天不会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