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K | 品牌 | 公司 |
---|---|---|
1 | 通威股份 |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
2 | 隆基股份 |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3 | 中环股份 | 天津中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4 | 晶澳科技 | 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5 | 天合光能 |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
6 | 晶科能源 | 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7 | 合盛硅业 | 合盛硅业股份有限公司 |
8 | 特变电工 | 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 |
9 | 福斯特 | 杭州福斯特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10 | 大全能源 | 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11 | 先导智能 |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12 | 东方电气 | 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13 | 信义光能 | 信义光能控股有限公司 |
14 | 上机数控 | 无锡上机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
15 | 正泰电器 |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16 | 阳光电源 |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17 | 三峡能源 |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18 | 福莱特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19 | 晶盛机电 | 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20 | 旗滨集团 | 株洲旗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1 | 横店东磁 | 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 |
22 | 东方日升 | 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23 | 捷佳伟创 | 深圳市捷佳伟创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24 | 吉电股份 | 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25 | 双良节能 | 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26 | 浙江新能 | 浙江省新能源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7 | 锦浪科技 | 锦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8 | 迈为股份 | 苏州迈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9 | 阿特斯太阳能 | 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30 | 金博股份 | 湖南金博碳素股份有限公司 |
2022.05互联网周刊/eNet研究院/德本咨询联调 |
在工业化如火如荼的20世纪末期,自然资源的枯竭、生态环境的恶化成为人们无法回避的严峻现实,要在社会不断发展与资源永续利用之间保持动态平衡,就应找出一个统一立足于效率与公平的解决方案。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新能源与光伏迅速崛起,能源的持续是人类发展永恒的主题,而光伏的最大逻辑便在于能源革命。历史上,我们用煤炭代替薪柴,又用石油将煤炭取而代之,现在,可再生能源上场,它以安全性、清洁性、充足性为依托,推动人类文明的新变革。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三大资源,信息、能源与物质在交互中前进,而能源的先发性变革则会带来信息与物质的重大革新。
今天,新一轮能源变革的历史机遇开始垂青中国,光伏产业作为我国少有的形成国际竞争优势、实现端到端自主可控,并有望率先成为高质量发展典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风动日暖春光好
2020年,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我国向全球庄严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随后全球绿色转型迈入新阶段,光伏发电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主力军,将会成为最值得投资的黄金赛道之一。在需求快速增长的拉动下,光伏产业迎来新一轮产能扩张,与此同时,多家光伏企业也在持续研发有望推动光伏发电进一步提质增效的新型电池技术。
此外,近几年,疫情蔓延与地缘冲突爆发引发的供应链紧张、能源危机等一系列问题频发,由此导致的能源价格飙升、高昂而短缺的电力成为发展的掣肘。与此同时,推动碳中和越来越成为全球的共识,截至2021年11月,177个国家正考虑净零排放目标,数量约占所有国家的90%。在这样复杂的背景下,广阔的市场、确定的政策导向将为光伏行业带来发展红利期。
相关数据表明,2021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133GW,其中我国光伏新增装机54.88GW,稳居世界第一,占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的41.26%。我国光伏行业从“两头在外”的整体落后局面,奋力发展到如今的国际领先,着实不易。可以预见,市场向好,坎坷也依旧不断,但从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监管标准的日趋严格上来看,光伏行业将向着又快又好、高质量的方向发展。而智能光伏创新发展规划、“光伏+”等的推进也会让光伏行业更多地承担起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重任,发挥其低碳、能源、金融属性的绿色产业特点。
心向光明,未来向远
用如履平地与披荆斩棘同时描述一个企业的发展,在任何时候都不矛盾。
全球光伏行业的发展多多少少都经历了阶段性和结构性产能过剩的情况。近几年由于光伏发电表现出比以前更强的经济性和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所以整个行业发展迅速,产业链各环节的企业也依靠已形成规模的资金、技术和渠道优势等进行扩产或者围绕产业上下游延伸自有产业链,竞争愈发激烈。但上游原材料产能过剩的现象始终存在,控制好产能释放能力与周期便是重中之重。同时,各国政策、金融环境,政治博弈、贸易摩擦、疫情反复等因素的叠加对于需要出口超一半光伏组件的中国来说,是无法预料也无法规避的潜在风险。
任何行业发展到中后期,都会演变为技术路线的竞争,谁的技术路线更有优势,发展潜力就越大,也就能掌握行业标准。
在爱旭股份发布的2021年年度业绩预告中,净利润同比去年大跌109.94%-117.39%,作为光伏电池片的老牌企业,业绩并不理想。原因在于2021年,硅料高企,电池片环节受上游硅料硅片、下游组件的双重挤压,利润严重被压缩。与此相反,通威股份2021年净利润同期增长127.5%,今年一季度也保持高增长态势,靓丽的业绩归功于电池片与硅料的双布局。由此可见,对于市场而言,专业化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远低于一体化企业,尤其在关键原材料飙升的特殊时期里,成本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企业是否因为此买单而陷入被动局面。
平价时代里,理应让追求进步成为持续发展的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