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已形成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为核心的产业集群,产业集聚度值得关注。
上海
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研发中心,代表企业如节卡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全球市占率靠前)、擎朗智能(商用服务机器人,全球餐饮配送领先)、钛米机器人(医疗消毒机器人)等。
深圳
消费级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代表企业如优必选(人形机器人、教育机器人,港股上市)、大疆创新(无人机+农业机器人)、普渡科技(送餐机器人,全球超5万台部署)、雷赛智能(运动控制核心部件)等。
杭州
电商物流机器人,代表企业如海康机器人(AGV、机器视觉)、宇树科技(Unitree)(四足机器人,对标波士顿动力)、菜鸟物流机器人(无人仓解决方案)等。
北京
特种机器人+AI技术策源地,代表企业如云迹科技(酒店服务机器人,市占率极高)、智行者(无人清扫车、特种安防机器人)、小米生态链(仿生机器人CyberDog)等。
苏州
工业机器人制造高地,代表企业如科沃斯(家用扫地机器人全球头部)、绿的谐波(谐波减速器打破日本垄断)。
重庆
汽车行业机器人应用,代表企业如华数机器人(国产六轴机器人)、广数机器人重庆基地(焊接机器人)、长安汽车智能工厂(超千台工业机器人)等。
青岛
特种机器人+海洋机器人,代表企业如海尔机器人(家电行业智能工厂解决方案)、科捷机器人(物流分拣机器人)、悟牛智能(农业机器人)等。
注:谐波减速器等核心部件突破某种垄断,医疗手术机器人、农业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增长较快,协作机器人正有效拓展国际市场。
(文/段落,2025年4月)
e-Mail:lab@enet1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