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算力产业30强

2025-07-02 DBC 德本咨询

周刊头图.png

2025上半年度中国算力产业30强
S/N企业备注
1华为全栈算力生态(昇腾芯片+Atlas硬件+MindSpore框架)
2阿里大模型算力基座(含光芯片+飞天智算平台)
3中国电信国资云算力(国家云资源池最全整体覆盖)
4腾讯实时交互算力(星脉网络+视频/社交优化)
5百度AI工业化落地(昆仑芯片+飞桨生态)
6浪潮信息智算基础设施(AI服务器全球份额35%+)
7曙光/海光国家算力工程(海光DCU+液冷超算)
8字节(火山引擎)视频算力革命(自研RISC-V芯片+万亿级推荐算力)
9寒武纪车规级AI芯片(思元系列智驾芯片百万级交付)
10天数智芯通用GPU突围(天垓100 CUDA兼容方案)
11中国移动“算力网络”核心载体+全国部署超400个边缘算力节点
12壁仞科技BR100系列GPGPU(互联网大厂采购突破)
13燧原科技云端训练芯片邃思3.0(金融大模型专用方案)
14联想集团全球化智算交付(海外AI服务器份额25%)
15摩尔线程全功能GPU(MUSA架构+元宇宙算力优化)
16京东科技供应链算力(智能仓储千节点调度)
17宁畅信息定制化服务器(智算集群ODM龙头)
18中国电子(CEC)信创算力(PKS体系央企渗透率60%)
19云豹智能DPU芯片(数据中心网络加速市占率40%)
20新华三云智融合(政务云算力份额属头部)
21瀚博科技视频处理GPU(SV1000直播/云游戏方案)
22沐曦集成电路高性能GPGPU(曦云MXC系列科学计算)
23翱捷科技(ASR)AIoT边缘算力(Cat.1芯片累计出货过亿)
24亿铸科技存算一体AI芯片(能效比超传统架构10倍)
25鸿钧微电子ARM服务器芯片(九霄处理器赋能腾讯云)
26中微电科技RISC-V多核处理器(政务终端国产化替代)
27芯动科技高性能IP核(风华GPU赋能汽车座舱)
28星宸科技端侧AI芯片(安防SoC全球份额第一)
29优刻得(UCloud)中立云算力(中小模型训练性价比标杆)
30坤前科技液冷服务器(东数西算绿色节点供应商)
2025.06 CIW/DBC/eNet16

基于产业最新动态和细分领域突破性表现,备选的三家同具有战略价值,分别覆盖车规级算力芯片、存算一体架构、超低功耗边缘计算三大前沿方向,分别为芯砺智能(车规级大算力芯片黑马)、亿铸科技(存算一体AI芯片颠覆)和深聪智能(端侧超低功耗算力专家)。芯砺智能抓住汽车“中央计算+区域控制”架构转型窗口期,2025年车规芯片增速超300%;亿铸科技以存算一体架构破解大模型推理能耗墙,获红杉资本追加20亿投资;深聪智能在RISC-V生态中率先实现语音AI全栈自主,卡位万物智联算力入口。

2025特征含一些关键产业现象,比如国产芯片三极格局,华为昇腾、寒武纪的全场景覆盖,天数智芯、壁仞的GPGPU替代,燧原、摩尔线程的垂直场景深耕;算力服务模式重构,头部云厂商推出“算力期货”(提前锁定训练资源),运营商主导“算力并网”(整合社会闲置算力);新兴势力崛起路径,字节火山引擎从内部需求外溢为视频算力服务商,亿铸科技凭借存算一体架构切入大模型推理市场;政策驱动爆发点,“东数西算”2.0:新增超10个智算枢纽节点(宁畅、坤前受益),国产芯片采购令,党政机关算力设备国产化率超75%(中电子等订单增);技术临界点突破,天数智芯、壁仞实现CUDA兼容层商业化落地,液冷技术使数据中心PUE普遍降至1.1-1.2。

截至2025Q2,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680 EFLOPS(年均增速58%),其中国产芯片贡献率从2023年的28%升至47%。未来变量仍包括地缘政治风险,美对华GPGPU限售令升级至消费级产品(英伟达L40S受限);技术路线博弈,Chiplet封装 vs 存算一体架构 vs 光子芯片(2026量产竞争);生态分化,华为昇腾、百度飞桨生态与PyTorch/TensorFlow的互操作性成为客户选型关键。希望反映的是当前硬件自主化、服务场景化、绿色集约化的产业趋势,创新势力中存算一体、RISC-V、DPU等细分领域玩家可能在未来2年重塑格局。

背景是全球算力产业正经历一场由AI驱动的深刻变革,而中国在其中扮演着愈发关键的角色。

全球算力产业现状是需求爆发与供给瓶颈并存,需求爆发式增长,AI大模型驱动,全球智能算力年增速136%,训练GPT-4V需8000块H100芯片运行60天,耗电相当于2000户美国家庭年用量;边缘计算崛起,物联网设备2025年超270亿台,自动驾驶汽车每秒产生800MB数据,时延要求<50微秒,推动分布式算力需求激增;行业刚需显现,工业AI(如波音产线)、医疗(分子模拟)、金融(高频交易)等场景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

供给面临多重瓶颈,硬件短缺,全球90%高端GPU依赖台积电代工,H100交货周期达48周;HBM内存价格2025年Q1同比涨35%;能源与基建约束,数据中心PUE(能源效率)需压至1.25以下,液冷改造成本增加30%,跨区域算力调度时延超150ms,远高于AI应用的50ms要求;地缘政治影响,美国芯片出口管制加剧供需失衡,国产替代成必选项。

技术路线与格局重塑,芯片双路线竞争,英伟达GPU市占率98%,主导训练市场;谷歌、亚马逊自研ASIC芯片(如TPU)在推理场景占比快速提升;ARM架构逆袭,借AI服务器东风,ARM CPU在数据中心渗透率达25%,能效比x86高30%;区域失衡加剧,中美占全球72%算力资源,中国智能算力占比41%超美国,但高端算力缺口仍达35%。

中国算力产业的未来或为自主化、绿色化与场景化,国产替代加速突破,芯片自主,2024年国产AI芯片市占率突破20%,华为昇腾910B性能达A100的80%,寒武纪思元590、海光DCU形成多元替代阵营;服务器生态,非GPU架构服务器占比超30%,浪潮、华为昇腾方案在政务、金融领域渗透率加速提升;操作系统与EDA工具,鸿蒙PC系统发布,EDA国产化(如华大九天)成为新焦点。

东数西算”重构算力网络,区域协同,北上广深聚焦实时推理(占全国部署80%),西部枢纽(贵州、甘肃)承接训练任务,依托低价绿电将PUE大降;算力并网与调度,运营商主导算力网络建设,中国移动部署400+边缘节点,实现跨区域毫秒级调度。

绿色算力与液冷技术规模化,政策强制降PUE,新建数据中心PUE≤1.2,液冷渗透率从2024年10%升至2025年30%;再生能源消纳,贵州、宁夏枢纽利用水电/风电,降低数据中心碳强度40%。

推理算力与边缘场景爆发,需求结构性转变,202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达1037.3 EFLOPS(+43%),推理负载占比升至70%;轻量化设备普及,华为、浪潮推出中小企业专用推理服务器,边缘算力销量年增80%。

商业模式创新,从硬件到服务,如算力即服务(AaaS),阿里云、华为云推订阅包,中小企业算力成本降低45%,采购门槛从50万降至10万以下;行业解决方案,医疗AI诊断、制造质检等“算力+垂直应用”市场2025年将达算力投资的30%。

周刊底图.png

中国算力产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技术自主+场景深耕”,未来3-5年将是国产芯片生态成型、绿色算力普及、推理经济爆发的关键期。如能突破存算一体、光子芯片等前沿技术,希望有望在全球算力格局中实现从“并跑”到“领跑”的跨越。

(文/进程)

e-Mail:lab@enet16.com

【DBC拟定框架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