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I制造领域TOP10

2025-07-07 DBC 德本咨询

周刊头图.png

在中国AI制造(工业人工智能)领域,以下10家企业凭借技术独创性、场景落地深度或产业变革力脱颖而出,覆盖工业视觉、智能控制、柔性生产、预测性维护等核心环节。

创新奇智

定位:工业AI第一股(港交所上市),聚焦“AI+制造”垂直场景。技术:ManuVision工业视觉平台(3C装配缺陷检测精度99.98%),Orion分布式工业大模型(预测设备故障提前4小时,误报率<0.1%)。案例:为光伏龙头隆基搭建AI质检产线,替代90%人工复检。

树根互联

背景:三一重工孵化。AI融合:根云工业AI中台(连接超120万台设备,训练能耗优化模型),预测性维护系统(三一泵车故障率下降40%,维修成本降60%)。生态价值:开放平台赋能中小制造企业“低代码部署AI”。

奥比中光

领域:3D视觉传感器+AI算法定义工业检测新标准。技术:Astra Pro工业相机(毫米级点云精度,0.1秒完成电池极片对齐检测),自研ASIC芯片(算力10TOPS,功耗仅1W)。场景:宁德时代、比亚迪全系电池产线标配其3D视觉方案。

天准科技

标签:科创板AI视觉检测龙头,苹果供应链核心服务商。硬核创新:LIS系统(AI在线检测):光伏硅片分选速度达1.2万片/小时,漏检率<0.001%;半导体晶圆缺陷检测机(识别0.1μm瑕疵,打破KLA垄断)。专利:新增机器视觉专利多,居全球前三。

禾川科技

定位:工控界“华为”,自研AI芯片重构PLC逻辑。技术:X系列AI PLC(植入神经网络引擎,实时动态调整PID参数);柔性产线调度系统(换线时间从2小时压缩至9分钟)。客户:极氪汽车焊装车间100%采用其智能控制系统。

节卡机器人

创新标签:全球协作机器人精度冠军(±0.02mm)。AI赋能:CobotsMind AI系统(免编程示教,工人手势定义动作轨迹),力控视觉补偿技术(华为手机装配良率提升至99.95%)。场景革命:首创化妆品灌装“人机混线生产”,效率提升300%。

阿丘科技

垂直突破:工业CV大模型定义者,获英特尔战略投资。产品进化:AIDI 3.0(小样本训练:10张图即可构建检测模型),云边协同架构(模型下发至设备端仅需8秒)。行业渗透:覆盖京东方、格力等500+工厂,年处理图像超200亿张。

华为云工业AI

生态级创新:盘古大模型工业版重构制造流程。落地应用:预测性维护,一汽解放发动机寿命预测误差<3%;智能排产,海尔工厂订单交付周期缩短35%。全栈能力:昇腾AI芯片+ModelArts平台+行业Know-How三位一体。

蔚蓝科技

独特定位:AI优化制造业碳足迹的隐形冠军。技术利器,CarbonMind系统(实时计算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工艺优化引擎,恒力石化炼化能耗降低12%(年省2.6亿元)。标准制定:参与工信部《零碳工厂AI技术规范》起草。

悠桦林

颠覆领域:智能决策AI重构供应链。核心算法:ProScheduler(千万级变量求解,1分钟生成最优排产计划);动态风险预警,中芯国际晶圆厂物料短缺预测准确率98.7%。商业价值:客户平均库存周转率提升40%,获投C轮。

周刊底图.png

潜力股(技术奇点型)含星猿哲科技(工业无序抓取王者,3D视觉+强化学习攻克“箱内混拣”,拣选速度1200件/小时)、全应科技(热电行业AI节能专家,锅炉热效优化模型年省燃煤百万吨级)、黑湖科技(制造业协同SaaS龙头,“实时生产预警AI”覆盖5000+工厂)。这些企业将AI从“辅助工具”进化为“制造新范式”的核心引擎——用算法重写物理世界的运行规则。中国AI制造的竞争已从单点技术突破,或升级为工业知识库+场景数据+算力基建的生态级较量。

(文/诺金)

e-Mail:lab@enet16.com

【DBC拟定框架简介】